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://wapjbk.39.net/yiyuanfengcai/ys_bjzkbdfyy/公元年,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驾崩,享年81岁,临终前她留下遗诏:“去帝号,称则天大圣皇后,与高宗合葬乾陵,并将王皇后、萧淑妃、禇遂良、韩瑷、柳奭的亲族子孙全部赦免。”
看起来,武则天在遗诏里与所有人都来了个和解,她宽恕了过去的敌人,也宽恕了过去的自己。
她放弃了为之奋斗一生的大周帝国的皇帝称号,以李家儿媳的身份重新进入李唐皇室的谱系。曾经独一无二,或者说在世人眼里离经叛道的女皇帝,重新回归了传统的男权社会。在这个社会里她不是霸气的女皇,而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、唐中宗李显的母亲。
武则天为什么要坚决和李治合葬呢?按照常理来说,武则天做过皇帝,自己完全可以另建一座宏伟壮丽的帝王陵寝,没必要像个受气小媳妇似的蜷缩在李治身边。
况且从历史的种种资料来看,武则天和李治之间的情感,爱情成分居少,利用的成分居多。两人与其说是恩爱夫妻,倒不如说成是并肩奋斗的战友。
武则天的遗诏显示出她极度缺乏自信
武则天是一个矛盾体,她是最自信的,也是最不自信的。在男权社会里,武则天一路披荆斩棘,以女人的身份逆天改命,没有过人的勇气和超常的自信不可能做到,在世人眼中,她应该自信无比。
但武则天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悖于传统观念,因此极端不自信,各种举动充满了不安全感。
她特别喜欢改年号,一生共改了三十二个年号。本来唐朝皇帝的年号都比较稳定,前两代皇帝各自都只用了一个年号。自从武则天参政以后,年号变动极为频繁,武则天当了十五年皇帝,用了十四个年号,甚至有时候一年就改过三次年号。
频繁更改年号给政治运作带来了极大的麻烦,武则天也深知这一点,但她就是太焦虑,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。
她还为自己建了一座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明堂,特地取名为万象神宫。宫殿宝顶上耸立着一只高达一丈的铁凤凰,以彰显武则天的至尊地位。
结果万象神宫被小情人薛怀义一把火烧了,薛怀义虽然在武则天的暗示下人间蒸发,但武则天心里忐忑无比,总认为这是上天降下的灾祸,暗示她的继位不合理,因此,武则天是在极度不自信中度过了最后的人生。
缺乏自信的武则天,只有选择回归传统,内心才能得到安定,灵魂才能得到救赎。
李显坚持要将父母合葬
按照唐朝皇族合葬制度,如果皇后先死,帝后合葬理所当然,但如果皇帝先死,帝后不能合葬。
因为皇帝下葬后会封闭陵墓,不能重新开启,否则就会打扰了皇帝的安息。所以按照祖制,武则天死后不能同李治合葬,而她留下的遗诏却违背了这一原则,因此大臣们一致反对。
但最终软弱的李显力排众议,将武则天和李治合葬于乾陵。
当然不是因为他对母亲爱的深沉。自从武则天称帝后,他们那点可怜的母子情早就消失殆尽了。李显被母亲折磨了十多年,苦苦在生死线上挣扎,他对这个妈不恨之入骨就已经算是大度了。
但他必须这么做,没有第二个选择。因为李显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,他是从武则天手中接过的皇位接力棒,如果他否认了武则天的遗诏,那么就等于否定了自己继位的合法性。
李显不傻,他绝不会干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。
而且武则天死后,武氏家族人心惶惶,李显将母亲恭恭敬敬与父亲合葬,也是做给武家看的。
在神龙政变后,朝堂上出现了多股政治力量。而李显之前被流放,早已脱离了朝中的势力,刚继位的他势单力薄,他需要拉拢武家的势力,要通过对自己母亲的尊重来稳定武家人的情绪。
武则天的政治智慧
所谓政治家,眼光如同下围棋一般,每走一步都要看出去几十步。
武则天学识渊博,对历史了解很透彻。她心里很清楚,李治去世后,她对李唐皇室打压得有多狠,几乎所有的李氏宗亲被她秋风扫落叶般杀了个遍,他们对她的恨意简直如滔滔江水。
想都不用想,自己死后,那群仇人必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报复。在这种情形下,如果不葬入李治的陵寝,用不了多久就可能收到挖坟戮尸的下场。
按理说人死如灯灭,身后事还想那么多干嘛,可武则天毕竟是一千多年前的人物,没有多少历史唯物主义价值观,她对自己死后的安宁看得很重,因此和李治合葬,把李治当成自己的“挡箭牌”是件很划算的事。
武则天巧妙地利用了李唐皇室的权威,给自己留了一个“万能保险”。
事实证明武则天完全具备超凡的眼光,她选择了一条最为明智的路。在她死后,李显开始刻意抹平武则天时代的痕迹。
景龙元年,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带着羽林骑兵诛灭武氏,将武三思与武崇训统统杀死。唐睿宗李旦继位后,出于对武家的怨恨,还下令将二人的坟墓掘开,并暴尸于光天化日。
反观武则天,她放弃了生前的那些虚名,至今仍然安睡在乾陵之中,未曾受过打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