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象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人物访谈李明伟思想的在场时刻 [复制链接]

1#

李明伟在35岁那年就评上了教授的职称,在世俗定义下的学术晋升之路上早早通关。但他知道自己的治学之路还没走完。

“李子园”(李明伟的研究生团体)的学生认为他是劳模,开读书会、折腾“小毕设”,还有精力给本科生开三门课,至今冲锋在教学一线。在课程群里,他发送可爱的表情包,用学生给他起的绰号“蓝莓味”玩梗。课程以外,他是同事口中的“带娃高手”。

他的办公室桌上最近放着刘擎的《西方现代思想讲义》,闲来无事翻一翻,“在思想史的时空穿梭,可以神游万仞,思接千载。”十七年来,留在象牙塔,躬耕学术路是他始终在做的事。

采访

奚若水彭伊萱李洁彤王睿晴

撰稿

李洁彤王睿晴

内容编辑

朱梓鹏

运营编辑

李洁彤王睿晴

一线

12月2日,第25期“MEG读书会”在致艺楼会议室举行。会议室的玻璃门以内,一场思想沙龙悄然上演。

这是李明伟自年开年以来的例行议程。读书会当天,李明伟提前到场,坐在进门第一个座位,正对着讲台,放下墨绿咖啡杯,摊开横线笔记本。他坐在那儿,笑盈盈地,看着到场的学生在两列相向的红木桌子旁渐次排开。

“你在生活中什么时候出现过不支持女权的想法?”这是此次读书会开场问题。这场读书会要谈论“女性主义”,要阐明这类学术议题并非易事——读书会前,学生需要深入经典文本钻研探索,而在读书会上,听众与分享人之间也需要观念交锋,思想争鸣。在一场场读书会上,他们谈论“现代性”,谈论数字化崇拜,也谈论库恩的“范式”,席勒的“信息资本主义”。

李明伟是读书会的组织者、倾听者。同学讲演时,他坐得笔直,不时提笔记录关键词、亮点和不足。为了拍到全场照片,他退到门口,仰着腰按相机。听到有趣的地方,他仰起身子,靠到椅背,开怀大笑。点评讨论他也无比热忱:肯定同学对一本书顺藤摸瓜式的追溯和思考,夸赞有代入感的讲述,期待学生的反驳,享受观点碰撞。

“不读书,很吃亏。”起初,李明伟设立“读书会”是希望帮助学生补短板。在李明伟的观察中,大学里的学生思维活跃,执行力强,但是真正愿意抽出时间沉下心读书的人只在少数。近年来,有志于读研深造的人愈众。作为新闻系的教授,李明伟很熟悉研究生升学面试时的一个经典问题:“大学四年里,你读过什么理论书?”他不由得为学生担心,如果缺乏相关积累,他们在面对这类常规问题时往往语塞。

读书会一周年现场受访者供图

李明伟是那种习惯操心的老师。操心学生阅读量不够丰富,眼界不够开阔,也操心学生写文章逻辑性不强,“语言不够完美”。

要欣委是李明伟的博士生。今年十月,他和李明伟合作撰写的“对元宇宙迷思的三重否思”刊登在新闻传播学界的核心期刊上。但“得意门生”也是锤炼出来的。要欣委第一次撰写读书报告时,李明伟正在外地出差。火车上,李明伟针对文章的问题给他一连发了几十条长语音,一条一条指出具体问题和修改意见。

读书会的稿子,李明伟总要一篇一篇地详细批阅,回稿时都是满篇通红的批注。“学生写出来东西,如果收不到具体的反馈,怎么晓得写得好坏?怎么可能改进?”李明伟希望借此,让学生有所思考,能把问题真正想清楚和说清楚,逐渐养成独立深入思考和认真专业表达的习惯。

教学是李明伟始终执着的事。“课堂上学生眼睛放出来的光”是对他教学的肯定。即使是在寒暑假李明伟也闲不下来。在这段时间里,他会适时总结上课效果、学生反馈,更新下学期的课件案例。另一个节点是在课前,他保持灵敏的新闻嗅觉,注重收集国内外各种新闻事件、社会争议问题和科学研究的前沿成果,随时把最新的案例和资料插入课堂,让教学内容保持前卫和新鲜。

“每个生命来到这世间都是奇迹,都是非常宝贵的,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,怎样让他通过课堂学习遇见更好的自己,是我不断思考的问题。”

转折点

选择到深圳大学,是因为对书的迷恋。

大学以前,李明伟最熟悉的读物是当时流行的《读者》和《青年文摘》。年,李明伟考入河南大学中文系编辑专业。在进入大学中文系后,他很快发现自己“文学底子太差”。

给他最大刺激的是“现当代文学课”的作业,老师让学生写下自己对现当代文学的整体认识。他“搜肠刮肚”,勉强凑出了千把字,然而看到同学的作业洋洋洒洒写了三四千字,写苏童、写余华、写贾平凹、写陈忠实......

他觉得自己“彻底被淹死了”,顿时感到自己“特别的贫乏,特别的苍白。”——巨大的差距让李明伟认清了自身的局限,也在无形中推动了他的人生转折。

“知耻而后勇”,他决定在大学时期抓紧补课,把自己泡在图书馆。大学四年,李明伟把所有能看的文学期刊都看了个遍。他读钱理群,读*仁宇,读李慎之,读朱学勤;他读*治学,读哲学,读法学,读社会学。他从不问读这些书有什么现实的效用,只求能感到“醍醐灌顶”,收获新的启发。

有书相伴的日子不算虚度。“看到了越多的东西,你会发现你的无知越多”。渐渐地,李明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感觉:“我不想出学校了,我想一直待在校园里,有书可以读。”这种信念支持他度过求学的漫漫长路:年,他继续留在本校攻读硕士学位,他将深造的方向转向了新闻学。

年,李明伟升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新闻学博士学位。中国新闻传播学界始终绕不开“陈力丹”,李明伟是这位学界泰斗的学生。

李明伟与传播学院受访者供图

年博士毕业以后,李明伟选择南下到深圳寻求教职机会。万象更新,时代赋予这座城市青春与自由。牙白色地铁车厢中蓬勃的面庞和崭新的地铁设施、亮*色的高大建筑,他对这座城市一见钟情。没有犹豫,李明伟决定留在深圳大学。

“工作有热情,成长快,科研与教学均出类拔萃。”这是同期进入深圳大学的刘劲松老师,对李明伟最初的印象。

李明伟的加入正当其时。年,吴予敏院长牵头建成深圳大学传播学院。李明伟跻身于传播学院的第一批教师团队。

打开黑箱

李明伟乐意和学生沟通,这是大部分学生的共识。

他把与学生的接触交流比作打开“黑箱”的过程,面对未知变量,他试图在交流中,“让它变得灰一点,甚至白一点”,澄澈分明,才能从中看到学生内在品质,李明伟自觉享受这一过程。

和学生交流,他往往更愿意以面对面的方式进行,“因为当面聊会放得很开,也会表达一些文字语言以外的东西。”今年年初因为深圳疫情,很多课程只能转为线上授课。网课期间,李明伟感到这种方式的诸多局限,隔着一道屏幕授课始终让师生交流显得陌生而疏离。

无论是专业学习问题,就业求职困惑,还是心理的迷茫,学生们愿意找李明伟聊。“你会很有收获,有时还会有所顿悟,像是一把心锁,‘啪’的一下被打开了。”级新闻系的一位同学这样描述。

李明伟与学生的合照受访者供图

级新闻系王一聪对李明伟有一种信赖感,这种信赖感主要是来源于他对学生的真诚。

第一次转新闻系失败后,王一聪仍坚持上新闻课程。她记得在一节寻常的新闻学概论课,李明伟讲了一句“看似口水”的话——找到自己的路。这句话她听过太多次。

然而,李明伟补充道:“不要盲从,也不要敷衍。”

谈起王一聪的这段经历,李明伟仿佛回到当时上课的状态:“你要不断去认识自己,不断地去追求一个你认为你喜欢的自己,找到自己很重要。”

李明伟正在接受访谈中记者拍摄

考研择校、写推荐信,在关乎未来的事情上,王一聪都问过李明伟的意见。“他会懂你的想法和需求,他知道什么样的东西是真正要去学的,什么样的东西是应该摒弃的。”

这种收获不是单向的。和学生谈话的过程中,李明伟期待收获新东西。对于自我,他是坦然的。

随着年龄的增长,自己的认知、想法不知不觉会变得偏狭、变得机械。级新闻系毕设上,“平行时空机”小组用亲身体验的方式进入元宇宙,在元宇宙里面生活,这打破了李明伟的经验视野。借学生的眼,他看到了前沿的、新潮的东西,更多地认识学生,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匹配学生的行为方式,从而在教学上更好地跟学生共鸣。

待人接物他显得平顺、谦和。年轻老师向他讨教教学经验,他以平等的、协作的方式去进行讨论。“他尊重别人的学识、优势。跟别人讲解,也会考虑别人的特点,结合特点来讲解。”新闻系系主任彭华新说。

王一聪记得,在讲评作业的一节课上,李明伟告诫学生:有些人一落笔,他写的就是一些行话,一些空话套话,他的脑子已经不是他自己的了,他被驯化了。

这对王一聪冲击很大,李明伟严肃的神情一直留在她心里。在这之前,她也常常犯这种毛病。两年里,这句箴言给王一聪带来了深刻的潜意识影响:“我会认真地去想这一句话到底符不符合逻辑?这句话到底是我信口胡诌的,还是我真的去思考了?这句话的前后因果关系是可靠的吗?”

“套话体系”下,忠诚于自己变得珍贵。李明伟对思考有着极致的追求,“我的命是由我自己主宰,我对事业的认识,我对事情的看法,我都是自己独立思考。”

让无力者有力

环境在变化。当数字成为评判标准和最终的考核目标,教学可能会被冷落,因为教学更多是良心、责任和情感的投入。聊到教学环境,李明伟坦言这几年也偶有倦怠。“这种倦怠感并不归因于职业本身,而是整个外在环境的变化。”

一种无力和疲惫也偶然会萦绕在李明伟心中。从年初到现在,社会与舆论环境出现了太多反转、认知崩塌,疫情的阴霾笼罩四季,他产生了对人生的不确定感。

而与不确定的未来相反的是,坚定、确定的行动。

“阳光打在你的脸上,温暖留在我们心里......”平稳的声音从传播学院教室里传出。

“阳光打在你的脸上,温暖留在我们心里......”男生的、女生的声音,整齐有力地再从同一空间传出来。

近几年,李明伟都会带领刚接触新闻专业的学生,大声朗诵《南方周末》一千字的新年贺词——《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》。

站在讲台上,一字一句,李明伟神情严肃。坐在教室里,四十多个稚嫩的脸庞或激动、或迷茫,但无一不被这些话语吸引。

“让无力者有力,让悲观者前行......”领读过半,教室里已有学生眼眶湿润。在之后的很多个日夜,学生们会调侃自己是“无力者”,是“悲观者”。但每当想起这短短的朗诵时光,都会收获多少的坚定。

每年都读献词,每年都会眼眶发热。李明伟说,总会被文章打动,被学生们的眼神打动。“你多么希望年轻的学生能够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昂扬向上的姿态,合力推动我们社会变得更好。”他的语气有些激动,好像回到了那个激情的年代。

“新闻学概论”课上他讲王克勤,讲孙志刚事件,“外国新闻史”的作业是中外调查性报道对比,他认为,调查性报道是新闻的招牌,是真正能推动历史进步的“重武器”。他希望能把新闻最核心的东西传达给学生——新闻的使命正是揪住社会中真切的大问题,抠掉它患上的“癌细胞”。

即使未能在不确定的时代寻求到确切的解法,但也总要向前。李明伟笃信“尽人事,听天命”的古话,做事讲究“问心无愧”。他对结果没有功利性的追求,因与果的那条线,从不是立马清晰起来的。

“他看起来好像不放松,但实际上又比较放松。”他的同事彭华新如此评价道。

尾声

今年教师节的时候,“李子园”的学生给他做了一个手写的海报,把他平时和学生开玩笑的话写在了上面。记者进到他的办公室,在右手边的白墙看到。

“不知道放哪,但哪舍得扔?”李明伟说。办公室很干净,皮沙发上没有乱放的衣物。文件,折叠椅整齐地立在沙发侧面。

办公桌旁有一个多层收纳架,“传播伦理与法规课程”的第一本成果论文册摆放在最上层。拿起这份果实,李明伟嘴角忍不住扬起,说:“这是我们一起完成的作品,我很喜欢。”

李明伟办公室墙上的海报记者拍摄

原标题:《人物访谈

李明伟:思想的在场时刻》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