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象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u0001七u0001下u0001 [复制链接]

1#

注:若您购买了本专栏,需要电子版的请私信我,免费发文档下载链接

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,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,不是唱戏的料子,但是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。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,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。日子一长,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。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。经过勤学苦练,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。“熟能生巧”造就了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。

今天,我们来学习另一个熟能生巧的故事——《卖油翁》。

1、了解作者欧阳修,积累文言词汇。

2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概括故事内容。

3、把握运用动作、神态、语言等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;学习寓理于事的写法。

4、理解文章中揭示的“熟能生巧”及不能骄傲自满的道理。

欧阳修(-)北宋政治家、文学家。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字永叔,号醉翁,晚年又号六一居士(意即藏书一万卷,金石拓片一千件,琴一张,棋一局,酒一壶,醉翁一人)。谥(shì)号文忠。吉州永丰人。4岁丧父,家境贫困,母以荻秆画地教其识字。24岁考取进士,先后在地方和朝廷任官职。著有《欧阳文忠公文集》、《六一诗话》。苏轼兄弟及曾巩、王安石皆出其门下。与韩愈、柳宗元和苏轼合称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

唐宋八大家

唐朝:韩愈、柳宗元;宋朝:苏洵、苏轼、苏辙、王安石、曾巩和欧阳修。顺口溜:韩柳三苏王曾欧。

笔记小说

笔记小说是文言小说的一种形式。笔记原来指随笔记录、不拘体例的散体文字,其内容十分庞杂,神怪灵异、逸闻掌故、人情世态、风俗礼仪、诗评文论、训诂考证、天文地理等,可谓不拘一格,包罗万象,鲁迅曾称其为“杂俎”。这类笔记,古人也曾称为“小说”,今人取其中带有故事性的一类文字,名为“笔记小说”,其代表就是六朝志怪和志人的古小说。

卖油翁

陈/康肃公/善射,当世无双,公/亦/以此/自矜(jīn)。尝/射于家圃(pǔ),有/卖油翁/释担/而立,睨(nì)之/久而不去。见/其发矢(shǐ)/十中八九,但/微颔(hàn)之。


  康肃/问曰:“汝/亦/知射乎?吾射/不亦/精乎?”翁曰:“无他,但/手熟尔。”康肃/忿(fèn)然曰:“尔/安敢/轻吾射!”翁曰:“以我/酌(zhuó)油/知之。”乃/取一葫芦/置于地,以钱/覆(fù)其口,徐/以杓(sháo)/酌油/沥(lì)之,自/钱孔入,而/钱不湿。因曰:“我/亦无他,惟/手熟尔。”康肃/笑而遣之。

陈康肃公善射,当世无双,公亦以此自矜。尝射于家圃,有卖油翁释担而立,睨之久而不去。见其发矢十中八九,但微颔之。

公:对男子的尊称善:擅长

以:因此自矜:自夸

尝:曾经圃:园子

释:放下睨:斜着眼看

去:离开发矢:放箭

但:只是颔:点头

之: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

译文: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,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,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。(他)曾在自家的园子里射箭,有一个卖油老翁放下担子站在一旁,斜着眼看他射箭久久不离开。(老翁)看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,只是对他微微点头。


  康肃问曰:“汝亦知射乎?吾射不亦精乎?”翁曰:“无他,但手熟尔。”康肃忿然曰:“尔安敢轻吾射!”翁曰:“以我酌油知之。”乃取一葫芦置于地,以钱覆其口,徐以杓酌油沥之,自钱孔入,而钱不湿。因曰:“我亦无他,惟手熟尔。”康肃笑而遣之。

汝:你知:懂

射:射箭的本领精:精湛

无他:没有别的(奥妙)手熟:手法熟练

尔:同“耳”,罢了忿然:恼怒的样子

尔:你安:怎么

轻:轻视以:凭、靠

酌:倒乃:就,于是

置:放以:用

覆:盖徐:慢慢地

杓:同“勺”沥:注入

而:可是因:接着

惟:只,不过遣:打发

译文:康肃公问道:“你也懂得射箭吗?我射箭的本领难道不精湛吗?”老翁说:“没有别的(奥妙),康肃公气愤地说:“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!”老翁说:“凭我倒油(的经验)知道这个(道理)。”老翁就取来一个葫芦放在地上,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,慢慢地用勺子倒油(通过钢钱方孔)滴入(葫芦),(油)从铜钱的孔中注入(葫芦),可是铜钱一点儿也没有被沾湿。老翁于是说:“我也没有别的(奥妙),

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。”康肃公笑着让他走了。

这篇短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?

明确:酌油、射箭。

1、从第一段中找出描写陈尧咨特点的词语,并说说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。为什么要先概括他的特点?

明确:“善射”“当世无双”“自矜”。

陈尧咨是一个擅长射箭、骄傲自大的人。

推动情节发展,为下文描写冲突埋下伏笔(做铺垫)。

2、“睨之”“但微颔之”分别是对卖油翁的什么描写?有什么作用?

明确:“睨之”是神态描写,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技不以为意的态度;“但微颔之”是动作描写,表现卖油翁肯定但不赞赏的态度。

这两个短语刻画了一个沉着自信、不动声色、超然物外的智者形象;推动情节发展,为下文描写冲突埋下伏笔(做铺垫)。

3、“汝亦知射乎?吾射不亦精乎?”作者连用两个问句表现了陈尧咨怎样的态度和性格特点?

明确:一疑问,一反问,语气盛气凌人。表达对卖油翁的不满,含有轻蔑和质问之意,“自矜”之状跃然纸上。

4、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技是怎么评价的?表明了怎样的态度?

明确:“无他,但手熟尔。”表明了对陈尧咨的射技不以为意。

剩余46%未读立即解锁专栏,阅读全文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